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手腦並用


第一段:
立論不錯。

第二段:
你一年級時摔倒,只有你自己知道發生的過程,如果沒有把過程描述詳細,大家不知道事情為什麼不用腦思考,所以這個例子應該要寫得完整一些。

第三段:
如果可以更強調子路那點是只用了手,和不用大腦思考,才能讓閱讀人的知道其中的重點。

第四段:
結論完整。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手腦並用-宜君


意見:
這篇作文的字體端正,結構很不錯。能把握主旨,陳述自己的想法。如果例子可以更多一些,寫得更清楚一些會更好。


第一段:
如果手腦並用的話,手和腦團結合作。(前面那句和後面那句的意思相同,可以刪去。)

第二段及第三段:
你的例子都只有二句,不如把兩個例子合在一起就好了。

第四段:
結論很不錯。



手腦並用-宥甄



意見: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結構很好,第一段立論,第二段及第三段分別說明手和腦的功用, 呼應了第一段說的,手和腦若沒有相互配合,那事情就不會那麼完美。第四段結論時,以名相及名將及建築物作為例子,來說明手腦並用才能成功,也很合宜。

第一段:
第一段提到:「手腦並用的意思是思想和行動能互相配合,不會只行動而不思慮,或只是想,而不動手去做」。這是這次作文中,對於「手腦並用」解釋最為清楚、明確的。

第二段:
第二段提到手的功用,
手的功用可以拿東西用、寫字用、畫畫用、吃東西用、幫爸爸和媽媽按摩用。這裡面的「用」字都是贅字。


第三段:
很不錯,成語也運用得很好。「一蹋糊塗」的「榻」錯了。

第四段:
很棒的結尾。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手腦並用-淳惠


手腦並用-上忻


意見:
這一篇作文的優點在於情感真誠。

第一段:
一開始說明「手腦並用」就是「手要動,也要動腦」,這是一個不錯的開頭。

第二段:
你舉了「寫作文」做為手腦並用的例子,是屬於正面的例子,也能呼應你在第一段所說的,所以寫作文時要手腦並用,所以這個例子舉得不錯。
第二段可以加強的部分是在語詞的運用部分。
1.我沒發覺,不用加「到」。
2.手腦並用不是個東西,所以不可以寫「手腦並用真的很好用」,應該是「手腦並用,可說是好處很多。」或是「若做事時,若能手和腦一起合作,那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善。」

第三段:
最後一段的部分,我認為你可以調整一下順序。
希望下次可以再參加作文比賽,並透過手腦並用來完成作文,得到比第五名高的名次,像是第二、三、四名,當然,如果得第一名會更好。

手腦並用-詠嫻




意見:
第一段:
第一段的立論,四平八穩,很棒。

第二段:
你的例子寫得跟卉芸的差不多(點這),但在最後的地方,我認為她處理的比較好一些。它提到「李廣雖受秦兵愛戴,做事卻不用腦,難怪時常打敗仗。」裡面有提到「用腦」,更明確的呼應了題目「手腦並用」的「腦」這部份。
不過,基本上這部份的例子詳細紮實,沒有太大的問題。

「打仗」的「杖」寫錯了。

第三段:
彈鋼琴的例子,能呼應前面的立論,「只用腦,不用手,做事就只是紙上談兵。」

第四段:
如果我們能將手腦並用發揮到極致,那麼就可以增加成功的機會,希望每個人都能手腦並用,在社會上成為有用的人。(我認為,「手腦並用」和成為有用的人,似乎關係有些遠了。)


手腦並用-沛宜


意見:
第一段:
立論很清楚。

第二段:
第二段手球比賽的例子,有呼應到第一段所說的:「只會用體力,而不用大腦想辦法,就無法展現出自己的實力。」除此之外,這個例子描述得很有條理,透過老師所說的話,說明要運用大腦思考,是很不錯的作法。

由於第三段接的是「相反的」。因此,第二段後的結論,應該是諸如:「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光用手,卻不用腦去思考可能會讓原本能成功的事,落得失敗的下場。」而不是:「所以,手腦並用真的很重要。」這樣前後的意思才能連貫起來。

第三段:
基本上這段也寫得不錯,但我認為,在引述老師說的話後,若可以也寫個短一點例子,作為說明會更好。

結論:
很不錯。





手腦並用-芃嫻


意見:
一、芃嫻的第一段和第四段寫得不錯,尤其是「結論」是這次作文裡最為完整的。
二、你舉例的部分,方式並不太好,內容也有些少。子路和趙括的例子都不錯,但在閱讀這篇作文的人,可能不知道他們做了什麼,所以還是要寫清楚一些比較好,參考一下其它同學的寫法,把它寫得更完整一些會更好。
三、而「已」的「已」寫錯了。


手腦並用-卉芸


意見:
一、後面的例子要加強第一段的「立論」,卉云第一段「立論」寫的是「如果只利用手不動腦,就很容易做出奇怪又難以想像的事」,在舉例子的時候,要舉的例子結果就是「做出奇怪又難以想像的事」;另一個是「那如果只動腦不動手去做,就像躲在床上妄想而已」。例子就應該是結果是做出「妄想」的事。
二、因為這篇作文的例子說明得很詳細紮實,所以說服力十足。除此之外,第二段的最後「李廣雖受秦兵愛戴,做事卻不用腦,難怪時常打敗仗」,第三段「但只動腦不動手,即時再聰明也沒有用」,雖然只有短短幾句,放在例子之後,能呼應主題,有畫龍點晴的效果。
三、結尾的部份可以參考其它同學,或學長姐的寫法。
四、在比賽時,我認為你沒有太多的時間舉例,所以建議還是把例子再濃縮一些。另外,第三段的部分,還是需要一個過渡的句子連接,感覺會比較通順。
五、錯字有些多,錯字的部分需更正的部份:
「畏」其英勇、作「戰」時、秦兵愛「戴」、擔「憂」、不用他為將「便罷」、「失敗」、「廉」頗、殲「滅」、即「使」。

手腦並用-昱睿


第一段:
第一段的寫法是正面說明手腦並用的好處。最後一句,「所以,手腦並用很重要。」連接的很突兀,刪去會更好。

第二段:
用「例如」連接,比較像是在回答問題,在作文中較不合宜。用( 記得有一次),連接你要說明的例子比較好。
第二段的例子,並沒有很清楚的說明舉例的目地。最後,若加上「如果,我在洗墨汁之前,能思考一下這樣的作法,會不會造成不良的後果,那就不會額外花錢買新的碗盤了。」這樣評分的人,會更清楚你的用意是什麼。

第三段:
第三段的問題跟第二段一樣,譬如,同樣可以省略。例子在說完以後,也可以加強一下你如此表達的用意為何。

第四段:
很不錯。


手腦並用-愛佳

意見:
一、不論「作文」或是「實驗室」的例子都很合宜適切。
二、整體的結構完整,但在語詞的連接上,有一些不順暢的地方,使作文讀起來有些吃力。



第一段:
「所以我們人類做起來事就要手腦並用」。這句的「我們人類」是個贅詞,可刪去,其它的地方都不錯。


第二段:
「如果只動手不動腦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只動手不動腦的結果就是像在實驗室裡亂加化學物的結果。」
上面的「結果」重複的蠻多次的,可以刪去一部分改成:

「如果只動手不動腦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只動手不動腦的結果像在實驗室裡亂加化學物的(後)果。」

第三段:
前面已經寫了一個「會有什麼結果?」,這裡最好是變動一下字詞,讓文辭看起來有更多的變化性,如「相反的,如果只動腦、不動手也可能會產生其它的問題。」

錯字:做任何「事」。

「是個不好的結果」,在後段重複了二次,選擇其中一個,刪去另一個。


第四段:
最後結論的部分,因為愛佳想讓字數看起來,結果語意重複的地方太多了。可以參考其它同學的內容,再思考一下,如何精簡會比較好。


手腦並用


意見:
一、這是回家寫的作業,不會的字查一下字典,在比賽時寫注音是會被扣分的。注音的字寫法如下:判斷、粗心、錯、討厭、實際、正確。
二、這篇的作文字體端正,紙張保持乾淨,這樣的作文在評分上有很大的優勢。
三、本篇作文的表達意見明確,結構完整,第二、三段的例子,說明的很清楚,雖在語詞的使用上,較為口語白話,但是一篇很棒的作文。

第一段:
很好。

第二段:
如果只用手不用腦,在寫考卷時「一定」會粗心寫錯。這句話的邏輯有問題,因為這存在著必然的關係,有時候「只用手不用腦」,還是能寫對的。因此改成「寫錯的機會大大增加」比較合理。在使用「最」或「一定」這種語詞時,要謹慎。

在連接詞的使用上,也許有其它更好的選擇。
如果只用手不用腦,在寫考卷時,寫錯的機會大大增加;(除此之外),做事時,因為自己不用頭腦,而害了大家,大家會討厭我。


第三段:
很好。

第四段:
很好。


手腦並用-絜宇




意見:
第一段:
1.      身體中的重要器官有很多,手和腦是「最」重要的嗎?「最」字我認為應該刪去。作文中若使用到「最」這個字應該小心,避免有邏輯不合的情況。
2.      「也是一對最佳拍檔」,使用了擬人法,讓文詞很更有變化。
3.      第一段的連接詞都用得很好。「是……也是……」、「如果……,就如……;如果……也只是……」
4.      前一句是用「就如」,後一句「也只是」,在排比句法中,略作變化,使得整個句子靈活有變化不死板。
5.      「事半功倍」、「橫衝直撞」、「天馬行空」這幾個成語運用都很合宜。
第二段:
要用第二段的例子,說明「動腦思考」很重要,很勉強。走路時,一般人都會走較近的直路。

第三段:
很不錯。

第四段:
很不錯。


這篇作文最大的缺失去少了一個「只用腦,不用手」的例子,也讓這篇文章的結構變得不完整,後面的內容沒辦法完全呼應第一段的立論。因此雖然文辭使用得很好,但在比賽時,不會得到高的分數。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作文常犯錯誤舉例



一、資料來源:台中教學資源網 http://etoep.tc.edu.tw/


二、word的電子檔:點我
作文常犯錯誤舉例
A、寫錯字、用錯詞
VS   VS   VS    VS(後來、時候)      VS(關心、觀察)
VS及(即使、即時、及時)    VS腦(大腦、煩惱)    VS績(累積、成績)
VS應(應該、因為)   VSVS紀(紀錄、筆記、計算)   VS艱(堅定、艱苦)
VS確(確實、冷卻)  VS厲(鼓勵、厲害)   VS奮(憤怒、興奮)
覺得、絕對、決定、決心             經、後、而
開心ž 開心極了。             (ㄒㄧˋ)ž   腳的右邊寫成「邑」部
ž恐怖   ž幫助   ž實在   ž名字   ž令人
二≠兩:兩個人,不可以寫「二個人」。兩年,最好不要寫「二年」。
儘量不要使用阿拉伯數字「123」。正確應該用國字「一、二、三」
英文字母的寫法在直式的作文稿紙上應該採橫式書寫,並且留意:不是一個字母一格。


圖例及說明
:舉例
]:說明、或已修改
下兩條底線代表說明或修改
下一條底線代表錯誤之處
 
B、標點符號的使用
刪節號和等等的使用:
  j刪節號的標準用法「……」共六個點,佔稿紙兩格。
k刪節號不可以和「等等」或「等」混用。只能選其中一個使用。
 例:我愛吃的水果有香蕉、芭樂、梨子、鳳梨……
       我愛吃的水果有香蕉、芭樂、梨子、鳳梨等等。
破折號的使用錯誤:正確的破折號應該佔稿紙兩格,而非一格。
私名號常常忘記加。
驚嘆號使用過於浮濫。同時驚嘆號只要標一個即可。「!!!」是錯誤的。
書名號忘了加。以下是要加書名號的時機:
j書名  k藝術作品名稱  l舞曲、歌曲名稱
沒有「~」這一個注音符號。
引號「」的位置常弄錯邊。說明:以直的來看時,正確的寫法→    。 錯誤→「」。

C、句子的問題
1.句子中多了贅字、段落多了贅句(下一條底線要刪除)
我的脾氣時好時壞,像極了夏季午後的天氣——晴時多雲偶陣雨。脾氣不好時……
]在前後句中的同一主詞可以省略,把例句中第二個我刪去文句會更簡潔。
我的家庭成員有四位:一個是老爸、一個是老媽、一個妹妹,還有我總共有四人。
  ]已在前文提及家中成員人數,且理論上爸、媽應該只有一人,例句的寫法顯得過於累贅。
每天都要頂著大太陽,一天就要工作五、六個小時。
  ]「每天都要」與「一天就要」是同樣的概念,擇一使用就好。
但是在某一年某一月某一日某一天某一時某一分某一秒在某一地方發生了一件事。
]某一天=某一日,另外本句話用「某一天」就可以代表上述一段話,實沒必要如此繁瑣。
]修改:但是,某一天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發生了一件改變我一生的事。
我想應該是有人買下我,突然,有激烈的震動,過了不久,箱子就被打開,這裡就是我的家
]用了太多的語助詞「了」。
]修改:我想是應該有人買下我吧!突然,一陣激烈的震動,不久之後箱子再度被打開,這裡就是我的家了。
來服務這裡上、下班上、下學的家庭,使他們的交通越來越發達。
]修改:來這裡服務上班上學的人們,使他們擁有發達的交通。
我想過是否該…    
]重複的字、詞最好用類似的字代替。以例句來說,同一句中,前面用「我」,後面可以改用「自己」,這樣句子比較有變化。
]修改:我想過自己是否該

2.不通順的句子
我家是在西屯區裡其中的一棟房子。
  ]西屯區裡有一棟最高的房子,那就是我的家。
我的家在西屯區的某個角落……

3.口語化的句子、夾雜方言的句子
句子中常常出現「呵呵」、「……的(滴)」、「ㄟ」、「ㄉ」甚至出現「^_^」或「Orz」之類的表情符號。
  ]作文要靠文字傳達思想,不可用圖畫來表示,所以漫畫中代表睡覺含意的「zzz」不能出現在文章中。也不要用網路上的「火星文」。
他的人緣很好,交的朋友多到不行……
]修改:他的人緣很好,擁有許多好朋友。
]「多到不行」、「超猛的」、「超好吃的」、「有夠讚的啦!」等句是日常口語的習慣用法,作文和說話不同,用字遣詞的習慣也不一樣,這類口語化的語詞最好不用,前面的語詞在作文中可以用「十分、非常」等取代之。如:「十分勇猛」、「非常美味」、「令人讚賞」。
故意不要去接他的電話。
]故意不接他的電話。
要看誰跑得比較快呀!那過三天到這裡來比賽。
  ]句子夾雜方言的語法,「過三天」是閩南語的句法,應換成中文「三天之後」。
  ]修改:要比誰跑得比較快呀!那麼,三天之後來這裡進行比賽。
可是有一天傑克也又看上了另一個女生,也又這樣都不去理以前那一個女生了!
  ]「也又」?沒有這樣的說法吧!
  ]修改:有一天,傑克又看上另一個女生,於是他再也不去理會從前的那位女生了!
王祥的後母常常三不五時就對他動粗……(說明:把三不五時去掉即可)
  ]常常=三不五時,同一概念的語詞重複出現。
讓主人出去做事,也不會感到寒冷。
]國語中似乎沒有「出去做事」這種說法。
]修改:讓主人出門工作,不會受凍。
D、內容矛盾或極度誇張
題目:我的志願。寫自己想當NBA國手
]NBA是美國職藍,和國手無關!此具犯了邏輯上的矛盾。
題目:我的志願。希望自己年薪2000億英鎊。
]作者的薪水似乎太多了吧!雖然我也很想,但這好像不太可能耶。
寫我的志願是想當總統,因為當總統就會很有錢
]當總統一定會很有錢?也許吧!但作者必須能夠成功論證出來,否則會很沒有說服力。
題目:跑車。我喜歡那種追著風的感覺真好,就像一匹跑得非常快的
]車子如果跟跑得只跟馬一樣並不算快!這樣的譬喻並不恰當。
我是一個老舊破板擦,後來主人還是把我找回去珍藏
]教室裡的破板擦通常不會撿回去收藏吧!這種描述與大眾的經驗不符,若真要寫這種內容,作者有必要加以合理說明,文章才能合情理。
E、修辭不當
就算手砍斷我也要裝義肢下去打球。
]太誇張了,反而效果不彰。
F、舉例、引用名言有誤
孔子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這應是曾子所說。同學們似乎有個習慣,凡是名言就一定扯上孔子,其實有很多都不是孔老夫子說的,尤其有人會誤以為論語中只有孔子的話,這是錯的,例如「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其實是曾子說的。
]如果忘記出處,可以用「暗用」的方式敘述,例如:「廣泛的閱讀有助我們增廣見聞,正所謂『開卷有益』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說:百善孝為先。
]好像不是孔子說的吧!
G、格式錯誤、千奇百怪的錯誤
開頭題了一堆問題,接著寫說:想知道答案嗎?那請看結尾。更慘的是:結尾又沒提,那可真教讀者不知你所云為何了。
舉了一堆例子之後,又加上一句「以上說的都是真的,不是掰的」。
  ]此地無銀三百兩,不管作者如何描述,讀者也是無從查證起,因此是不是掰的,原則上並沒補述的必要。
題目:我的媽媽。父母從小把生下,直到長大,不管……
]把你改成「我」或「我們」,比較適合。
故事的人名和劇情與時空背景不合。例如倫敦的小女孩叫:「哈拉」;將軍的名字叫「楊將名」。

作文末段不必加上感想和心得,尤其是「故事一則」之類的題目。